卫生健康

武汉市首届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大赛决赛收官

发布时间:2024-12-12
来源:转载 访问量:

医学科技创新始于临床、立足于临床、发展于临床、服务于临床,是助推医疗机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12月11日,武汉市首届卫生健康科创收官赛道(临床诊疗)在武汉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圆满落幕,32个创新成果亮相决赛现场。来自武汉市卫健委、武汉市科创局及医疗卫生机构、医药企业、创投机构的560余人现场观摩。

武汉市首届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大赛决赛收官(图1)

入围的32个项目团队大多来自医疗卫生机构,主要聚焦医疗技术创新应用、临床服务优化改良、疾病管理策略调整、医院运营效率提升等。既有抓住临床痛点的小微创新,又有基于专科或技术的体系性创新。这些瞄准“未被满足的医学需求”的项目成果,离不开医疗卫生机构持续研发投入,夯实成果转化,迭代诊疗技术,攻克临床痛点,从而达到缓解患者痛苦的最终目标。

大赛现场,武汉市汉口医院康复医学科杨露团队聚焦吞咽想象的脑机接口(BCI)技术开发,通过检测脑电信号,精准刺激吞咽肌肉,开展神经源性吞咽障碍康复治疗。该项目因使用效果显著和应用前景广阔,备受决赛评审团好评。

武汉市首届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大赛决赛收官(图2)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能会引起新陈代谢紊乱、心绞痛、心搏骤停等危害。武汉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陈伟团队建立了一套基于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睡眠障碍专病中心数智化管理平台。据记者介绍,该项目落地后,可实现睡眠障碍疾病全流程的智能化管理,预计每年将为湖北省内超过100万名患者提供服务。

与“高大上”的前沿科技探索项目相映成趣的是不少从临床患者需求中来,能直接提升患者医疗体验的小发明、小创造,因为投入成本小,应用场景广泛,也受到了极大关注。通过改良悬浮球呼吸训练工具,帮助学龄期哮喘儿童肺功能远期康复;通过使用矫形足垫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联合使用紫草油和保鲜膜特制床,有效缓解中毒性表皮松解症患者疼痛;通过改良病员服,方便随时观察患者肢体康复情况,提供颈部吊带方便患肢固定……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模式的不断创新,在推动医学进步、提升治疗效果和节省研发成本等方面,转化医学发挥着重要作用。自今年5月中旬启动以来,在半年多时间内,79个单位的394个项目在各赛道竞相角逐。活动累计吸引近200家企业逛展会,2000余人次参赛观摩,该赛事已吸引到来自全国的300万人次关注。目前已有参赛项目与有关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预计不久的将来,还有更多参赛项目实现落地转化。

通讯员:林金国

记者:罗冰


相关推荐

湖北枣阳:基层医疗多点发力方便民众家门口就医

了解详情

湖北钟祥:持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让群众就医获得感更加充实

了解详情

网格员寒冬送温暖,为高龄空巢老人买来心仪早餐

了解详情

湖北省晕厥诊疗医联体在武汉成立

了解详情

人均预期78.6岁,这些细节透视长寿时代→

了解详情

共筑中老年健康防线 强化免疫刻不容缓

了解详情

武汉市首届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大赛决赛收官

了解详情

武汉江夏:八旬老人外出走失,多亏身上有“智能装备”

了解详情

湖北启动绿色食品宣传月活动

了解详情

湖北:首个医院连续医疗服务与分级诊疗平台今日启用

了解详情